今年的双十一虽然已经过去,但比“你切得多吗?”在这一年里,人们更热衷于问“您有没有快递到”,“收货人”秒变“收货人”的原因之一是各个物流基地的“无人仓”,利用物联网技术连接更多的智能设备,打通仓储、销售、订单、包裹等各个环节,提高配送效率。
物流行业在近十年才逐渐崛起,已对物联网技术驾轻就熟,发展多年的建筑行业自然也早已关注物联网技术,并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地。

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也都在盯着这个蛋糕。
之前提到的视频监控、安防设备,或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海康威视,作为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,在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质量服务时,采用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,将移动执法终端、施工升降机、塔式起重机作业中的动态情况,现场录像数据,混凝土和渣土车的位置,速度等信息实时上传到综合管理平台。将各子系统整合到综合管理平台,进行报警联动等处理。
但如今,与海康威视的硬件服务不同的是,华为、腾讯、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开始通过云服务进入智能办公领域。
通过华为云的监控系统,通过HiLens管理控制平台,将AI技能发送到各个智能站点,实现了人脸识别启动闸、安全帽佩戴检测、施工区域通行车辆进入、异常声音识别、可疑人物入侵等功能。
而腾讯云则专注于后期的建筑运营,针对设备的异动上传,为楼内的设备运营,图像处理关键信息提炼,物业管理等工作提供全面支持。
但在此值得注意的是,以消防管理为例,腾讯云的运营方式或许可以在火灾发生后进行初期的灭火行动,但仍然不是最理想的消防模式。

有些企业对消防管理比较重视,往往会对消防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监控,包括消防水池的水位预警、管网压力、末端压力等,一旦低于预警值,系统就会发出警报,提醒人们查看。
除了海康威视不断研究外,阿里云也涉足了这一领域,它也被称为“数字消防”。
阿里云应用于数字化消防监控产品,就是对可能造成人身伤亡、火灾蔓延等各种火灾隐患进行排查,以达到预防火灾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