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围栏都超期服役5个多月了,怎么还没拆?"近日,有市民反映,小区附近的一个围挡公示施工时间为2019年6月1号到2020年6月1号,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拆除,影响了人们在这里散步,锻炼身体,非常不便。
之前,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施工围挡集中整治会议,要求各责任单位扎实开展秋冬季施工围挡集中整治工作,市政工程完工后及时拆除围挡,防止城市道路长期占压。集训期间,超期服役的围挡可以“自顾不暇”,实在是不得了。

当然,也不能简单地将围挡限期不拆除的原因,归结为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“不讲武德”。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像公园厕所这样的地方,自来水还没有接通,不具备开园条件。由于去年进场后有几个大项目停工,再加上今年暴发,导致竣工时间延长,他们也无计可施,预计明年元旦前能开园。
使城市成为“白富美”,不仅是市民的愿望,而且关系到城市的美誉度。将美好的愿景变成生动的现实,对道路、水网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升级,使建筑围挡成为城市常见的“景观”,一点也不令人惊讶。对围挡所带来的种种不便,市民们不是不能忍,毕竟居住环境好了,自己也是受益者,忍不了的是围挡在城市的“围挡”中:有的建筑方案尚未确定就围上,“围而不建”成了“僵尸”围挡,占用公共空间时间太长;有的部门缺乏协调,无法尽量合并施工,道路多次开挖,围挡拆建,加剧居民出行困难,浪费公共资源;有的前期准备不足,出现问题后不得不停工,施工时间不断延长,围挡成为“钉子户”……

隔离墙虽微不足道,但它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,考验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。将干扰降至最小,既是围挡设置的出发点,也是监管的落脚点。在城市中,围挡可以“围心”,根子在不把为民放在首位。有些施工方方案制定不细致,也不慎使用围挡权,随意扩大围挡范围,延长施工时间。针对超期占用、破断、拆除不及时等围挡不规范的问题,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,限期整改等现行监管手段,只能解决部分问题,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和漏洞,给城市“围挡”留下了“后门”。
人们在城市里建造城市,城市为人们服务。以人为锚,让治理饱含民生情怀,充满科学智慧,“围所欲围”的围挡等城市顽症,自然得到根治,市民不仅为城市建设点赞,更多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竞相提升。